前天,我看到一組最新的閱讀數(shù)據(jù),嚇了一跳:2019年我國成年人人均每天讀書不到20分鐘,但刷手機100分鐘!
這頭,我們和孩子反復強調(diào)閱讀有多重要,那頭,整年下來人均只讀了4.65本紙質(zhì)書,遠不如未成年人的10.36本。
可能有人忍不住說,大家工作、帶娃那么忙,聽書呢?現(xiàn)實瞬間打臉,去年成年人的聽書率(30.3%)也不如未成年人的表現(xiàn)(34.7%)。
但值得欣慰的是,孩子們良好的閱讀狀況確實離不開爹媽的功勞。
調(diào)查顯示,7成家庭有陪孩子讀書的習慣,0歲至8歲兒童家庭中,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占70%。
為孩子讀書的努力是做了不少,但經(jīng)常有爹媽來找我:鞠老師,你從斯坦福大學畢業(yè),能不能支幾招?
借著今天是世界讀書日,我梳理回答了兩個家長們最關(guān)心的閱讀問題,順便推薦三本我最近找的書,五一假期快到了,帶孩子讀起來吧!
說到培養(yǎng)孩子的閱讀習慣,十個家長有九個都在選書這一步糾結(jié)不已。
我知道,很多爹媽都會依照一些書單去買書。但市面上各種書單,五花八門,看了還是頭疼。
以我的經(jīng)驗來說,每次我給學生選上課的書,都會考慮這4個問題:
1. 我為什么要學生讀這本書?
2. 作者想表達什么?表達得成功嗎?
3. 書里的話題貼近學生經(jīng)驗嗎?或是值得討論?
4. 作者的寫法,對學生成長經(jīng)驗有沒有正面的影響?
比如,面對社會不公的現(xiàn)象,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寫的《少爺》是選擇用詼諧來嘲諷迂腐。而法國作家大仲馬的《基督山伯爵》則是選擇起身抵抗復仇。你比較希望孩子讀到哪一種?或是都讀?
如果對書籍不太了解,有一個捷徑,那就是循著獎項去找。
其實,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書籍也有自己的“諾貝爾文學獎”,這當中就有美國紐伯瑞獎、愛德華終身成就獎、英國卡內(nèi)基兒童文學獎,和國際安徒生獎等等。
比如,其中,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是由國際少年兒童讀物聯(lián)盟,于1956年開始設(shè)立的一項國際性文學大獎,每兩年一次。大家耳熟能詳?shù)摹豆ㄌ亍肪驮?jīng)得過這個獎。
另外,“紐伯瑞獎”與“國際安徒生獎”齊名,它是每年頒發(fā)一次,特別針對前一年出版的英語兒童文學作品。
我后面推薦的書就包括2009年獲得過紐伯瑞獎的《墳場之書》。(可別誤以為這名字是什么兒童不宜的書籍!)
還有很重要的一點:不管是選擇什么書,盡量不要選擇簡化版和刪減版。
試想一下,假如我今天讓孩子讀《三國演義》,但我把它改得只留情節(jié)梗概,流水賬一般只交代劉備他們的故事,孩子還能讀得下去嗎?還能讀到什么?
更何況,凡是文學大家,用字遣詞尤其講究,隨便刪改一個字,意境可能就大不同了。
極少數(shù)情況是,這個改編過的版本,已經(jīng)受到了大家的認可。
比如由英國蘭姆姐弟專門為少年兒童改寫的《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》,因為作者在改寫時,仍然保留了精彩的原句,再加上更容易讀懂,反而大受好評,甚至成為經(jīng)典而進入文學殿堂。
選好合適的書,接下來可不止是還有一點也不可以忽視:那就是要多引導,多跟孩子聊書。
尤其是當孩子的閱讀能力還不夠成熟、無法自主閱讀的時候,共讀,以及共讀后的討論,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有學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9到10歲是孩子閱讀發(fā)展的一個重要轉(zhuǎn)折點。
如果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知道如何閱讀,并且仍然熱愛閱讀,那么他們的閱讀習慣就會扎根,成為終身的行為。
但一旦錯過這個階段,孩子就會陷入閱讀的“消退期”,這也就意味著,以前積累的閱讀興趣將前功盡棄,更不要說成為終身的閱讀者和學習者。
說到這個“消退期”,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“放養(yǎng)式閱讀法”。我聽過不少爹媽的“辛酸淚”:小時候孩子還挺愛看書的,怎么現(xiàn)在都沉迷網(wǎng)絡(luò)了?
也就是說,雖然大家都知道閱讀很重要,也經(jīng)常給孩子買書,但到了最關(guān)鍵的一步,對待孩子的閱讀方式時,卻偷了個懶,忘記去做出適當?shù)囊龑А?/span>
現(xiàn)在孩子接觸網(wǎng)絡(luò)和電子產(chǎn)品的年齡越來越早,一旦他們習慣了放養(yǎng)式閱讀,再被其他更輕松、更有誘惑性的娛樂項目轉(zhuǎn)移注意力,對閱讀的興趣就一去不復返了!
除了關(guān)心孩子作業(yè)寫沒寫,可以多和孩子聊一聊正在讀的書,幫助他找到書的核心價值和意義。
比如,孩子在看莎士比亞的《哈姆雷特》時,覺得很難理解,我會給他看看取材自《哈姆雷特》的迪士尼動畫電影《獅子王》。
雖然兩個故事情節(jié)差不多,但引導孩子聯(lián)系和分析兩個作品的不同之處后,他就會知道,通過改變故事結(jié)構(gòu)、語言、以及人物性格等等,故事的內(nèi)涵就會變得大不同。這樣比較閱讀下來,孩子對故事的理解也會更深刻。
對于爹媽們反饋的“讀不透”“閱讀水平?jīng)]進步”,我特別選了三本適合3-6年級孩子、閱讀難度有層次的書,都符合3個選書標準:
作者尼爾·蓋曼是近十年來歐美文壇崛起的最耀眼的明星,被視為新一代幻想文學的代表。
這本書曾獲得2009年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,要知道,雨果獎可是被譽為“科幻藝術(shù)界諾貝爾獎”!
正如書名透露的,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孩子在墳場成長的故事。乍看之下,故事的內(nèi)容有謀殺,有死亡,有鬼魂,有恐怖,但是讀起來卻滿是溫暖。
雖然披著奇幻小說的外衣,但是小說所表達出來的,能讓孩子開始思考:成長,是一種需要經(jīng)歷各種各樣事情的一個過程,善與惡、相聚與離別……
在成長這一層面,小說不僅停留于主角獲得了什么,更重要的主題其實是“告別”。告別了學校、告別了好友、告別了所有人,最終走出墳場去找尋自己的生命。
這段溫馨與感傷并存的生死之旅,堪稱英國版的《尋夢環(huán)游記》。
一度超越《哈利?波特》,登上英國暢銷書排行榜第1名!先后獲得英國“惠特布萊德年度圖書”“、“大英圖書獎年度童書”“、《衛(wèi)報》“最佳兒童小說獎”等三十多項文學大獎。
這個故事是用一個孤獨癥孩子的口吻來講述的。不可否認,我們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怪癖。因為與眾不同,就應該被區(qū)別對待嗎?
正如作者馬克?哈登所說,他不僅想寫一個孤獨癥孩子的故事,更想告訴大家,正常與不正常沒有絕對的界線,誰都可能成為彼此眼中的異類。偶爾,試著用別人的眼睛看一下世界,或許一切會變得不同。
作者厄休拉·勒奎恩是一位十分獨特的女作家,她一手寫奇幻和科幻,一手寫紀實小說、詩歌、散文、童書和劇本,可謂全能作家。
知乎網(wǎng)友說,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套書,那就是“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”。
青少年看到成長,女權(quán)主義者看到女性地位之討論,平權(quán)主義者看到種族平等,奇幻愛好者看到“第二世界”,游戲愛好者看到真名設(shè)定,哲學愛好者看到“一體至衡”和“生死輪回”……
不同于許多奇幻小說流于渲染宏大深遠的氛圍,《地海傳奇》講的是小故事,文字輕盈優(yōu)美,處處留白。
作者還花費數(shù)十年翻譯了《道德經(jīng)》,因此這個故事完美結(jié)合了東方哲學智慧和西方幻想情節(jié),傳遞出濃厚的道家思想:認識到自己的有限及不足,從而保持對未知世界的敬畏。
如果你想帶孩子更深入地閱讀這三本書,讓孩子潛移默化養(yǎng)成自主閱讀習慣,歡迎報名百萬閱讀俱樂部(Million Word Club),少年商學院為3-6年級孩子量身定制了在線精讀訓練營(國際頂級文學大獎系列)。今天晚上是報名特惠最后截止,預報從速。
90天精讀5本書,打造沉浸式閱讀體驗,一字一句扎實閱讀,幫助深層理解名著內(nèi)涵,大大提升語文素養(yǎng)。
超值早鳥價,僅需199元(原價:299元),會員更享優(yōu)惠,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!
每個孩子心里都住著一個愛閱讀的“百萬富翁”,只要把激勵做到極致,鼓勵孩子獨立思考、暢抒己見,讓閱讀成為一種有趣的儀式,而不是一項任務,孩子們定能主動閱讀,找到閱讀的樂趣,成為一個真正的愛書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