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上世界名校通識課
文 | 魯稚
轉(zhuǎn)載自公號“魯稚的陽臺”(luzhi66)
前些天得到消息,我的侄子(表妹的兒子)被麻省理工(MIT)提前錄取了!
聽到消息,我固然驚喜,但并不意外?;蛟S在兩年前,當我第一眼看到他在自家車庫里的完備“車間”時,我就已有預感,只不過那時還不知道他未來將要去的,到底是斯坦福、伯克利,還是加州理工、麻省理工——總之,他一定會去讀理工!
那是2015年的12月,我們夫婦去美國探望在伯克利讀大二的兒子。圣誕節(jié),表妹邀我們?nèi)ニ摇K以谂f金山灣區(qū)帕洛阿托市(Palo Alto),離伯克利大約一小時車程。
表妹夫在硅谷某大公司工作,他們已去美國二十多年,一兒一女都是在美國出生,我只在他們很小的時候見過,再見的時候侄子已經(jīng)10年級,侄女已經(jīng)8年級。
去表妹家,免不了參觀一下他們的房子和庭院。四處看了一圈,表妹似乎突然想起,說:“還有個車庫,改成兒子的工作間了?!蔽译S口說“看看吧”,表妹就帶我們?nèi)タ纯础?/span>
車庫門一開,我著實一驚,里面車床、刨床、鉆機、切割機一應(yīng)俱全,順墻一大溜排開,各種成品、半成品堆了一地——這哪是什么車庫,簡直就是一個完備的車間?。?/span>
表妹說,兒子喜歡科技、工程,喜歡自己動手,就把車庫給他用了。我知道表妹夫年輕的時候就是個科技迷,喜歡動手,大約“愛好”也可以通過基因遺傳,現(xiàn)在他兒子也喜歡這些。
車間的規(guī)模和完備程度讓我震撼,而更令我感動的,是它完全屬于一個孩子。
很多美國家庭
都擁有屬于孩子的工作間
說實話,我在國內(nèi)見過很多人的大房子,現(xiàn)在很多中國人已經(jīng)不缺房間,也不缺配置這些工具的錢,但我真還從未見過誰家有這樣一個專門為孩子所用的工作間。而類似的工作間,在美國,在硅谷,其實是不罕見的。很多家庭都有孩子自己獨立的工作間,可以讓他們在其中自由思考,自由做事,自由創(chuàng)造。很多天才少年就是從這樣的地方誕生的。
以前我讀到戴爾(Dell)的創(chuàng)業(yè)故事,說他在車庫里創(chuàng)業(yè),從個人組裝電腦起步,發(fā)展為全球聞名的大公司。那時候我對“車庫”的印象就是一個空空蕩蕩的、用于停車的空間,戴爾的車庫里可能放著一些用于組裝電腦的零件,然后還有一輛用于送貨的車,至于他組裝電腦時的具體畫面,我是想象不出的。
但現(xiàn)在我腦子里有畫面了,“戴爾的車庫”絕不會是一個空空蕩蕩的車庫,如果要用更加確切的表達,可能應(yīng)該稱為“戴爾的工作間”或者“戴爾的實驗室”。
美國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實驗室,他們的個人愛好從小得到尊重,創(chuàng)造性從小得到鼓勵。
因而我們才能夠經(jīng)常在媒體上讀到諸如——“美國15歲少年發(fā)明胰腺癌檢測試紙”“美國女高中生在家里做化學實驗,從海藻中提煉出便宜原油”、“美國少年因計算機天賦引起軍方注意”以及“美國小學生放學后玩投資,玩成億萬富翁”之類的消息。
(2013年,15歲男孩杰克·安德拉卡發(fā)明出試紙檢測法,讓胰腺癌尚處于萌芽狀態(tài)時就發(fā)出“警報”。)
某些連科學家都難以完成的研究,為何卻被學生娃突破?其實這一切發(fā)生在美國毫不奇怪。
譬如我表妹的兒子維之,他除了在家里擁有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車間,還有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。8年級時,他就創(chuàng)建了一個3D工作室,每周組織社區(qū)的孩子們一起活動,普及3D知識,探索科技問題。社區(qū)為他們提供了專門的活動室,還撥了一筆活動經(jīng)費。
在帕洛阿托(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(qū)的一座城市),類似的社團組織不少,孩子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參加,市里對此非常支持,專門提供場地和資金。但這些資源并非理所當然地分配給每一個項目,孩子們需要去競爭。
每年社區(qū)會有一個相當于匯報會的活動,連市長都會親自參加(美國的城市一般都規(guī)模較小,市長由競選產(chǎn)生,一般都比較親民,沒有架子),家長和孩子們也會參加,場面非常盛大。匯報會上,社團負責人要發(fā)表演講,匯報工作,提出計劃,以爭取下年繼續(xù)獲得社區(qū)的支持。
侄子領(lǐng)導的這個3D社團,成員已經(jīng)有好幾十人,連續(xù)兩年獲得了市里的資金支持。最近這一次匯報會上,他和他的項目被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(美國大學排名30多位)的一位教授(也是家長)看中,請他暑假去他的實驗室做助手,是帶薪的工作。
侄子才10年級,已經(jīng)開始和大學教授合作了。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,你說他能不具有創(chuàng)造力嗎?等他到了十八九歲的青春年華,出一兩項科研成果不是理所當然嗎!
現(xiàn)在,兩年過去了,那個喜歡在自家車庫里搗鼓的男生,就要去麻省理工上學了!衷心祝賀他,走向更大的天地!所謂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比書房更重要的,或許是讓孩子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“工作間”,這工作間,也是連接孩子與這個世界,參與創(chuàng)新實踐的引擎!
重視家庭卻又不局限于家庭
回想在表妹家的所見所聞,我也管窺到她的一些教育之道。
首先,她非常重視家庭,但又不局限于家庭。表妹本科畢業(yè)于北大,去美國后又學了新的專業(yè),也在大公司立住了腳。但為了家庭和孩子的教育,她辭職選擇了在家的工作模式,成為自由職業(yè)(延伸閱讀《世界名校畢業(yè)卻做全職媽媽是一種浪費嗎?》),既可照顧家庭,又不完全和社會脫節(jié)。其實做自由職業(yè)者并不簡單,也需要不斷充電。正因為表妹自己沒有停止學習和成長,她才能有更多的智慧幫助孩子成長。
其次,她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,愿意為之而付出。帕洛阿托是美國房價最貴的城市之一,但表妹一家不惜重金在此購房定居,除了方便表妹夫上班,更重要的考慮是教育環(huán)境。帕洛阿托毗鄰斯坦福大學,中小學教育資源也相當優(yōu)質(zhì)。
兩兄妹都上的是公立學校,但一家人都覺得非常滿意。表妹專門帶我們?nèi)⒂^了侄子的中學和市圖書館,環(huán)境之好的確讓我垂涎。處于硅谷的核心地區(qū),很多資源是得天獨厚的,侄子10年級就能獲得戴維斯大學教授的邀請參與研究,不能不說與此有關(guān)。
第三,最重要的,她非常尊重孩子,敢讓孩子做自己。全世界的華人家庭都很重視教育,但能做到尊重孩子,順應(yīng)孩子天性發(fā)展的并不多。但表妹一家做到了。以前和我聊天時,她固然也羨慕我兒子能上伯克利這樣的好學校,但對自己兒子的未來卻并無太多焦慮。
當時侄子的學業(yè)成績還不能算頂尖,但我們很少談“分數(shù)”這種具體的話題,談得最多的就是侄子在社區(qū)的3D工作室,還有他從小參加童子軍活動,已經(jīng)晉升到最高級。聊這些的時候,她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。
侄子中文表達已遠不如英文流暢,所以當我們大人用家鄉(xiāng)話聊得熱火朝天時,他和妹妹都很少參與,表情顯得有點木訥。但帶我們參觀他的車間,介紹他那些工具和作品時,他卻神采奕奕,兩眼放光。
縱觀侄子多年來一直堅持的這些活動,其實都不能用“堅持”這個詞,顯得太苦,既然是自己熱愛的事,求之不得,趨之若鶩,何苦之有!都是自然而然,水到渠成的。
但同樣生在這個家庭,侄女卻不愛科技,唯愛游泳,她已是學校游泳隊成員,每周要花大量時間訓練。表妹說,女兒的身體條件并不算好,以后走體育特長這條路恐怕是不行的。但她喜歡游泳,非要參加校隊,那我們就支持她?!奥范际亲约鹤叩模涂此约喊?!”
我很喜歡這句“路都是自己走的”,侄子和侄女都走在自己的路上,愿你們一直向前,風景無限!我很佩服表妹這一路走來,但也相信不管出身與路徑如何,每個敢讓孩子做自己的父母,都能收獲獨立、自信和有美好前程的子女。
要發(fā)表評論,您必須先登錄。